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朱俊杰课题组在癌症多模式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3

主题

8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0:25: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化学化工学院朱俊杰教授课题组近期在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用于癌症多模式治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论文“A Catalase-Lik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hybrid for O2‐Evolving Synergistic Chemoradiotherapy”于2019年5月2日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https://doi.org/10.1002/anie.201902612),这项工作是朱俊杰课题组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陈小元课题组合作完成的。化学化工学院何智梅博士、生科院王晨博士和南昌大学黄小林博士为共同一作,朱俊杰教授、澳门大学代云路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喻国灿博士和陈小元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近年来,朱俊杰教授与陈小元教授合作在生物标志物检测、纳米诊疗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Theranostics 2018, 8, 3461–3473; Small 2019, 15, e1804131)。在快速生长的肿瘤附近,畸形血管供氧不足,形成了肿瘤组织严重缺氧的特点。进一步地,乏氧会诱导肿瘤的迁移、侵袭和转移,并制约光动力治疗、放疗等需氧治疗的疗效。为了提高乏氧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提高肿瘤处氧气含量;2)基于高原子序数元素(如Au、Bi、Hf等)的材料具有较大的X射线能量衰减系数,可以有效地将X射线能量沉积在肿瘤处,从而最佳地利用放疗辐射。

在临床上,放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或化疗联用以有效铲除肿瘤,防止肿瘤的复发。目前,尽管关于协同治疗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是由于肿瘤对治疗的抗性,大多数的抗肿瘤效果欠佳。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两个课题组密切合作,提出原位催化产氧策略,基于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金纳米颗粒(AuNP)纳米复合物(MOF-Au),实现氧气增强的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在这个工作中,金纳米颗粒修饰具有以下优点:1)增敏乏氧癌细胞对X射线的响应性;2)赋予MOF相对稳定性,防止在递送过程中的过早降解;3)使得MOF具有类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催化肿瘤代谢产物H2O2生成氧气,提高氧气依赖的放疗疗效。该MOF-Au仍具备MOF的高度有序多孔结构,用于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的高效负载。体外和体内研究证实,装载有药物的MOF-Au纳米复合物具有放疗增敏效应,能缓解肿瘤处乏氧,显著抑制肿瘤生长,降低系统毒性,为多模式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策略。

此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34004, 21427807)、科技部国际合作基金(2016YFE0130100)和博士后科研基金(2018M640472)等经费的资助。


朱俊杰现任南京大学教授(特聘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3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工作涉及生物纳米电化学、纳米与生物成像、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等。近年来,在基于纳米探针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开发、面向肿瘤的纳米诊疗系统的构建以及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共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他引18000多次,H-index为81,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2014、2015、2016、2017)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一篇发表在NANO LETTERS,(2012,12(2):844-849)上的论文被选为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编写专著Quantum Dots for DNA Biosensing (Springer ISSN 2191-540, DOI 10.1007/978-3-642-44910-, 2013)和《纳米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14)。编写世界第一部《Encyclopedia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专章1章(2004,美国科学出版社),《Comprehensive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专章1章(2012,Elsevier出版社)和《Encyclopedia of SEMICONDUCTOR NANOTECHNOLOGY》专章1章(2017,美国科学出版社),作为共同主编参与编写专著《Fabrication and Bio-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ized Nanomaterials》(2009, Research Signpost) 及《Nanocarbons for Electroanalysis》(2017, Wiley)。现在或曾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纳米科技专项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欧盟第六框架课题等。邮箱地址:jjzhu@nju.edu.cn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 16:42 , Processed in 0.08802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