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叶龙武课题组基于炔酰胺的杂环合成方法学研究进展发表于《自然-通讯》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9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09:03: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龙武教授课题组在基于炔酰胺的杂环合成方法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medium lactams enabled by metal-free hydroalkoxylation/stereospecific [1,3]-rearrangement” 为题于2019年7月19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重排反应因其高成键效率和高原子经济性,在有机合成化学中具有广泛应用。 [3,3]-重排反应往往历经椅式过渡态,具有高立体专一性,已被广泛研究。而 [1,3]-重排反应往往涉及到离子对中间体,立体专一的[1,3]-重排一直以来极具挑战,相关报道则很少。
课题组基于前期炔酰胺烷氧化/[3,3]-重排串联反应(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4015;Chem. Sci. 2019, 10, 3123)的基础,实现了无金属Brønsted酸催化的炔酰胺烷氧化/[1,3]-重排串联反应,并利用此类反应成功构建了一系列功能中环内酰胺化合物。该反应具有以下特点:(1)首次实现了无金属Brønsted酸催化的炔烃烷氧化/[1,3]-重排,且催化剂用量低至0.5 mol %;(2)该[1,3]-重排过程具有高度立体专一性,产物的高非対映选择性完全由烷氧化中间体的高E/Z比决定;(3)反应普适性广,可实现系列苯并八元环内酰胺、苯并九元环内酰胺及杂环并八元环内酰胺的高效构建(中环化合物因熵效应和跨环相互作用,普通方法难以构建),且该类杂环产物中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4)利用手性Brønsted酸催化的平行动力学拆分策略,实现了此类中环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这也是首例Brønsted酸催化的该类不对称反应;(5)机理实验及理论计算很好地明析了该反应机理。


该研究工作主要由叶龙武课题组2016级博士生周波(现为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完成,并得到课题组其他研究生和本科生协助。实验中用到的手性螺环膦酰胺催化剂由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和朱守非教授课题组提供,理论计算部分由南开大学彭谦教授课题组完成。特别感谢邓贤明教授课题组在生物活性测试和郑南峰教授课题组在单晶解析方面提供的帮助。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1772161、21622204、21625204、21702109、21890722)、厦门大学校长基金(20720180036)、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310024)、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1245-2


叶龙武,厦门大学教授,1999.9-2003.7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2003.9-2008.7博士就读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2008.9-2011.6先后分别在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7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独立工作以来已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通讯作者论文被引用1100余次,h-index: 31。课题组目前致力于“过渡金属催化炔烃转化的选择性控制与多样性合成”。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8 19:42 , Processed in 0.08573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