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学院孙道峰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30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5 09:29: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道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岛市拔尖人才。主要从事与能源环境相关的研究工作:定向组装微孔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进一步利用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为前驱体,制备多孔氧化物材料、碳材料和膜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研究上述材料在气体存储与分离、锂/钠电和超级电容器等与新能源相关的性能,实现新能源材料的应用。获第十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第九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发表SCI论文140余篇。2015-2018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


研究方向:
有序孔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金属-有机超分子的自组装与应用;
金属有机多孔膜;
有序多孔碳材料。


2)大学开始受教育经历
1994/09-1998/07,聊城师范学院,化学系,学士
1998/09-2003/07,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导师:洪茂椿、曹荣


3)研究工作经历
2003/12-2006/12,美国迈阿密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Prof. Hong-Cai JOE Zhou
2007/01-2012/12,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2013/01-2018/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化学系,教授。
2018/07-至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系,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4)教学工作
主讲新生研讨课,化学前沿理论,和无机及分析实验课;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5名;
指导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二项,在研;
参加《大学化学》校级精品课的建设工作。


5)代表性科研成果
迄今为止,已发表SCI论文135篇,影响因子在4.0以上的65篇,其中第一(含导师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44篇,包括J. Am. Chem. Soc. 2 篇、Angew. Chem. Int. Ed. 1 篇、Chem. Sci. 1 篇、Chem. Commun. 7 篇、Chem. Eur. J. 3 篇、Inorg. Chem. 11 篇、J. Mater. Chem. A 3篇、封面文章3 篇(Dalton Trans.;J. Mater. Chem. A和 CrystEngComm.各1篇)等。统计到2016年1月,所有论文被国内外的其他研究组引用次数2800余次。


发表代表性文章列表
[1] Daofeng Sun, Shengqian Ma, Yanxiong Ke, David J. Collins, Hong-Cai Zhou*. “An Interweaving MOF with High Hydrogen Uptake”. J. Am. Chem. Soc. 2006, 128, 3896-3897.
[2] Fangna Dai, Haiyan He, Daofeng Sun*. “A metal-organic nanotube exhibiting reversible adsorption of (H2O)12 cluster.” J. Am. Chem. Soc. 2008, 130, 14064-14065.
[3] Jie Sun, Fangna Dai, Daofeng Sun*. “Dimerization of a Metal Complex Through Thermally Induced Single-Crystal- to-Single-Crystal Transformation or Mechanochemical Rea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11, 2011, 50, 7061-7064.
[4] YanhuiWei, Di Sun, Daqiang Yuan, Yongjun Liu, Yi Zhao, Xiyou Li, Suna Wang, JianminDou, XingpoWang, Aiyou Hao, Daofeng Sun. “Pb(II) metal-organic nanotubes based on cyclodextrins: biphasic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Chem. Sci., 2012, 3, 2282–2287.
[5]JieSun , Di Sun, Shuai Yuan, Dongxu Tian, Liangliang Zhang, Xingpo Wang, Daofeng Sun*. “C3i-Symmetric Octanuclear Cadmium Cages: Double-Anion-Templated Synthesis,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roperties.” Chem. Eur. J. 2012, 18, 16525–16530.
[6]RongmingWang, Qingguo Meng, Liangliang Zhang, Haifeng Wang, Fangna Dai, Wenyue Guo*, Lianming Zhao, Daofeng Sun*. “Investigationof the effect of pore size on gas uptake in two fs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hem.Commun.,2014, 50, 4911-4914.
[7] ZhenChen, Yanwen Sun, Liangliang Zhang, Di Sun, Fuling Liu, Qingguo Meng, Rongming Wang, Daofeng Sun*. “A tubular europium-organic framework exhibiting selective sensing of Fe3+ and Al3+ over mixed metal ions.” Chem. Commun, 2013, 49, 11557-11559.
[8] Qingguo Meng, Xuelian Xin, Liangliang Zhang, Fangna Dai, Rongming Wang, Daofeng Sun*. “A multifunctional Eu MOF as a fluorescent pH sensor and exhibiting highly solvent-dependent adsorption and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J. Mater. Chem. A, 2015, 3, 24016–24021.
[9] Fuling Liu, Yuwen Xu, Lianming Zhao, Liangliang Zhang, Wenyue Guo,* Rongming Wang, Daofeng Sun*. “Porous barium–organic frameworks with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capacity and fluorescence sensing ability.” J. Mater. Chem. A, 2015, 3, 21545–21552.
[10]Xiaoqing Wang, Liangliang Zhang, Jie Yang, Fuling Liu, Fangna Dai, Rongming Wang, Daofeng Sun*.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ntaining a novel flexible ligand for luminescence sensing of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and selective adsorption.” J. Mater. Chem. A, 2015, 3, 12777–12785.


6)获奖情况
2010年获得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
2011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2013年获得青岛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
2014年入选青岛市“智岛计划”紧缺人才;
2014年获评青岛拔尖人才;
2014年第十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2015年获评山东省“泰山学者”


7)主持项目
正在研究和已结题的基金项目主要包括:
1.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资助经费(2016-202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2019);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2016);
4. 中国石油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13-2017);
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2014);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2010-2012);
7.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08-2010);
8. 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010-2014);
9.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9-2012);
1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1)。


8)联系方式
Email:dfsun@upc.edu.cn
Tel:15966877699; 0532-86983220。


9)招生计划
2016年计划招收硕士3-4名,博士1-2名,博士后1-2名。
课题组主页:http://dfsun.upc.edu.cn/index.html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30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15 09:30:39 | 只看该作者
核壳结构因其多样的微观形貌、可调的组分分布以及丰富的内部空间,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一直吸引着我们的关注。核壳结构通常由高活性的核和功能化的壳组成,具有丰富的内表面和较高的机械强度,因此可作为高性能的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材料。近年来,已经设计并合成了多种核壳结构负极材料并应用在能源存储领域,展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功率密度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但目前绝大多数已报道的核壳结构负极材料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单一,核壳组成及结构可控性差,限制了核壳结构中各活性组分间的协同作用的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基于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桥连且富有丰富的官能团等优点,MOFs可以用作结构可裁剪的自模板,拓扑衍生碳基多元金属硫化物,一步实现原位碳包覆、多元金属的调控及多级结构的精准转化。结合MOFs材料中各官能团间的作用力,通过调节合成条件,以自组装的形式将两种不同类型的MOFs进行复合得到的杂化结构,可能为核壳结构碳基金属硫化物的合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实现不同类型MOFs的复合主要有外延生长和内部扩展生长两种方法。其中,内部扩展生长法克服了晶格匹配原则,用于构筑多层次模块MOFs复合结构。该方法利用两亲性分子在主体MOFs表面的桥接并吸附游离在溶剂中的金属离子,使客体MOFs在主体MOFs表面成核、生长,增强两种MOFs间的作用力,最终得到核-卫星式的MOFs-on-MOFs杂化结构。
        近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多孔材料研究团队的孙道峰教授和康文裴副教授,带领团队成员采用MOFs-on-MOFs策略,通过层层自组装合成了一种核-双层壳结构的复合MOFs(MIL-53@ZIF-8@RF),以该复合MOFs为前驱物制备了具有异质核-双层壳结构的碳基双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Fe7S8/C@ZnS/N-C@C),该材料被证明是具有优异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种类秋葵状结构的负极材料具有多层次碳基质、丰富的内表面以及新颖的活性组分分布。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活性组份的转化反应由核至壳分步进行,有效缓冲体积变化带来的内部应力,同时充分利用核-双层壳结构中的内部空间,维持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该材料在5.0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周后仍具有364.7 mAh g-1的比容量。相关成果发表在Small (DOI:10.1002/smll.201907641)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30 21:43 , Processed in 0.10739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