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上海大学张统一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51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17:19: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统一(zhang tong yi),男,1949年10月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籍贯河南温县。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固体力学专家。1978-79年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分别于1982年和1985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研究院院长。1986—1988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哥庭根大学工作;1988—1990年,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0—1993年,作为研究科学家在美国耶鲁大学工作;1993年后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座教授。兼任远东及大洋洲断裂学会副主席、国际断裂会议执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次、香港裘槎高级研究学者奖、美国ASM International Fellow奖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预测并证实了钢铁扭转和剪切载荷下的氢脆现象;澄清了电绝缘裂纹面上电边界条件,发展了压电线性和非线性断裂力学;实验证明导电裂纹的电断裂韧性为材料常数,构筑了电致断裂的理论框架;发展了微观/纳观力学,建立了微/纳桥测试理论和方法及薄膜/基体系统中产生位错、微/纳孪晶和裂纹的临界厚度理论,给出了应力腐蚀中裂纹、腐蚀膜和位错交互作用的理论解。


姓名:张统一
职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微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材料的机械性能;微观力学/纳米力学、微结构;铁电和压电材料;薄膜、纳米线及纳米管;扩散与相变。
电话:021-66135657
邮件:zhangty@shu.edu.cn


学术经历:
1982年,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
1985年,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1985-1986 北京科技大学,讲师
1986-1988 德国哥廷根大学,洪堡学者
1988-1990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后
1990-1993 美国耶鲁大学,副研究员
1993-1995 香港科技大学,讲师
1995-2001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2002-2008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2008-2015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方氏工程学教授
2015-至今 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教授,创院院长


主要学术奖励:
1988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1988 中国国家青年科学家奖
2001 美国ASM International Fellow
2003 香港裘槎基金会高级研究学者奖
2003 香港工程师学会Fellow
2007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1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 当选香港科学工程院院士
2013 国际断裂协会Fellow
2014 中国腐蚀防护协会荣誉主席


代表性成果:
长期从事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材料的机械性能、微观力学/纳米力学、微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铁电和压电材料、薄膜、纳米线及纳米管、微桥/纳米桥实验、扩散与相变。主要研究成果有:1)预测并证实了钢铁扭转和剪切载荷下的氢脆现象;2)澄清了电绝缘裂纹面上电边界条件,发展了压电线性和非线性断裂力学;3)实验证明导电裂纹的电断裂韧性为材料常数,构筑了电致断裂的理论框架;4)发展了微观/纳观力学,建立了微/纳桥测试理论和方法及薄膜/基体系统中产生位错、微/纳孪晶和裂纹的临界厚度理论;5)给出了应力腐蚀中裂纹、腐蚀膜和位错交互作用的理论解。至2016年2月份,以第一作者及联合作者身份共发表210多篇SCI学术论文,SCI引用达4900多次。69次受邀在国内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主持或参加的重大科研项目:
(1)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力学在材料基因组科学与工程中的作用,起止时间:2016.01.01-2017.12.31,主持
(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材料基因组功能性平台,起止时间:2015/01-2018/02,主持
(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上海市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建设,起止时间:2014/11-2016/11,主持
(4)香港研资局项目:阴极材料表面应力和变形在锂空电池中的作用,起止时间:2014/07-2016/06,主持
(5)香港研资局项目:表面/界面应力在尺度相关的相混溶间隙变宽中的作用,起止时间:2014/01-2016/12,主持


代表性著作:
(1)Huajian Gao, Tong-Yi Zhang and Ping Tong, Local and global energy release rates for an electrically yielded crack in piezoelectric ceramics,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45:491-510, 1997
(2)Tong-Yi Zhang, Cunfa Gao and Ping Tong, Linear electro-elastic analysis of a cavity or a crack in a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35:2121-2149, 1998
(3)Tong-Yi Zhang, Yan-Jing Su, Cai-Fu Qian, Ming-Hao Zhao and Long-Qing Chen, Microbrige testing of Silicon Niride thin films deposited on silicon wafers, Acta Materialia, 48:2843-2857, 2000
(4)Tong-Yi Zhang, Ming-Hao Zhao and Ping Tong, Fracture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Advanced in Applied Mechanics, 38:147-289, 2002.
(5)Tong-Yi Zhang and Cun-Fa Gao, Fracture behavior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41:339-379, 2004.
(6)Tong-Yi Zhang, Miao Luo and Wing Kin Chan, Size-dependent surface stress, surface stiffness, and Young's modulus of hexagonal prism [111] beta-SiC nanwir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03:104308, 2008
《(7)Changdong Gu, Chun Cheng, Haiyou Huang, Tailun Wong, Ning Wang and Tong-Yi Zhang, Growth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dendrite-like ZnO@Ag heterostructure nanocrystals, 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 9:3278-3285, 2009.)
(8)Tong-Yi Zhang, Zhi-Jia Wang and Wing-Kin Chan, Eigenstress model for surface stress of solids, Physical Review B, 81:195427, 2010.
(9)Tong-Yi Zhang and Hang Ren, Solute concentrations and strains in nanograined materials, Acta Materialia, 61:477-493, 2013.
(10)Hong-Hui Wu, Jiaming Zhu, and Tong-Yi Zhang, Pseudo-First-Order Phase Transition for Ultrahigh Positive/Negative Electrocaloric Effects in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s, Nano Energy, 16:419–427, 2015.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151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17:21:12 | 只看该作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跨尺度高通量自动流程功能材料集成计算算法和软件”项目2020年度会议于12月14日举行。本次会议由项目牵头单位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和南方科技大学联合承办,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主会场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院长张统一院士、项目责任专家清华大学段文晖院士和四川大学杨明理教授、项目领域专家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复旦大学龚新高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赖新春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宿彦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汪洪教授等专家出席会议,上海大学创新管理部徐玉娟老师,以及项目十家参与单位负责人及相关成员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张文清教授主持。
       张统一院士和上海大学创新管理部徐玉娟老师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分别向与会的专家表示欢迎。项目负责人张文清教授、课题负责人苏州大学李有勇教授、项目集成平台负责人上海大学钱权教授、上海大学杨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沈忠慧研究员、上海大学胡宏玖教授分别向与会专家汇报了项目(课题)及集成平台进展情况,主要包括项目(课题)及集成平台最新研究成果、终期指标进度、下一步计划等。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课题进展情况汇报,肯定了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项目顺利完成终期指标及明年的结题充满期待,同时强调要把项目的重心集中在跨尺度自动流程、高通量筛选,重视软件知识产权和用户开放,提高项目管理和经费执行率等。项目组成员认真听取了专家意见和建议,就如何顺利完成终期指标、有效开展项目管理和经费执行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30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3
板凳
发表于 2020-12-28 15:56:35 | 只看该作者
12月17日,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锡铟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项目启动会在我校材料基因组工程组研究院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荀燕楠致欢迎辞,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宋兴诚副总经理,云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张伟处长,上海市科委高新技术处李言旭副处长等到会祝贺。启动会由校科研管理部基础处处长甄强教授主持。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院长张统一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赖玉民研究员,上海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刚教授,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金仓教授,云锡集团科技信息中心总经理彭巨擘,云锡集团研发中心主任白海龙及项目团队成员等40余人出席了启动会。
       会上举行了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锡铟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项目合作协议的正式签署仪式。上海大学党委常委荀燕楠总会计师和云锡集团宋兴诚总经理分别代表双方在项目合作协议文本上签字。上海市科委高新技术处李言旭处长、云南省科技厅张伟处长、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院长张统一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赖玉民等出席见证。
       启动会上,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作为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的具体组织单位,学术委员会赖玉民主任报告了云南省材料基因组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的整体布局及实施进展情况,感谢上海市和上海大学对云南省科技事业的支持,并对项目组提出了打造国家标杆级材料基因组工程示范应用成果的远景期望。云南省科技厅张伟处长在发言中,对双方未来的项目合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作为沪滇合作的典范,双方项目团队能够更主动融合,面向国家和云南省科技创新需求,力争在更高层次开展更高水平的科技合作。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作为项目的整体牵头负责人,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签署仪式后,钱权教授代表项目团队汇报了项目的整体实施方案,各子课题也都分别进行了具体汇报,并进行了交流研讨。
       本次启动的《锡铟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是由我校张统一院士和云锡集团科技信息中心总经理彭巨擘作为项目负责人,依托云南锡业集团联合承担的云南省政府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首期实施的项目之一。受2016年国家科技部“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研发计划实施的推动,2017年云南省政府将“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作为省重大科技工程,并于2018年由云南省科技厅正式组织启动“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由云南省科学技术院负责具体实施。2019年4月,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上海大学和云南锡业集团三方联合签署了“材料基因组工程战略合作”意向书。2019年7月,张统一院士率团出席了上海市科委组织的赴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并做主旨报告,会上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上海大学和云南锡业集团三方“材料基因组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在沪滇科技合作框架下“锡铟材料基因组工程专用数据库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后经项目答辩、技术和财务评审等阶段正式立项。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锡集团”)是著名的民族企业品牌,云锡前身是清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建办的个旧厂务招商局,成立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工业文明的摇篮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云锡作为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加以投资建设。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云锡已发展成为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锡化工、砷化工、锡材深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材料、科研设计和产业化开发等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仅锡金属材料一项就占据国际市场30%以上的份额,云锡是国家500强企业之一。本次启动的《锡铟材料基因组工程专用数据库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将围绕锡铟新材料专用数据库平台建设,以“高可靠无铅锡基焊料合金”、“高性能锡基阻燃剂”和“高纯铟”为产业示范应用,集锡铟材料的数据库和信息化建设、材料设计、制备表征、服役评价过程的全链条研发技术路线。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数据驱动的高可靠无铅锡基焊料合金及年产百吨高性能锡基阻燃剂的研发加速与性能提升,实现高纯铟生产线的实时监控、产品质量跟踪及基于机器学习的工艺优化,提升锡铟材料产业化的效率,通过新材料技术的原始创新,提升百年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3 05:41 , Processed in 0.09162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