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罗惠霞教授团队在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

[复制链接]

253

主题

281

帖子

3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7:02: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氧离子-电子混合导体透氧膜在高温条件下(尤其是700℃以上)是一类同时具有氧离子和电子导电性的陶瓷材料,能够高效的分离氧气。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作为一种高新材料,由于其用于膜分离技术时具有设备安全、成本低、节约能源等优点,尤其在基于二氧化碳捕获的富氧燃烧等清洁能源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氧扩散可粗略地分为表面交换动力学过程与体扩散过程,每一过程又由下面一系列的步骤组成:①高氧分压侧的气相氧扩散至膜表面;②氧分子物理吸附在膜表面;③氧分子在膜表面发生电极反应产生化学吸附氧;④吸附氧进人膜表面的晶格氧空位;⑤在氧空位浓度梯度下,进人晶格氧空位的吸附氧定向移动至膜的另一端,同时电子向相反的方向传递;⑥晶格氧从另一侧膜表面脱离形成化学吸附氧;⑦氧从膜表面脱附扩散至低氧分压气相主体。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从结构方面来划分主要分为:单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及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在气体分离、能源转化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工业应用之路并不理想。目前阻碍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有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高;(2)较低的透氧速率;(3)长时间稳定性差。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单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含有碱金属元素,其在高温中容易与CO2生成碳酸盐杂质,从而阻塞了氧气的传输通道,大大降低了膜体材料的透氧性能、机械强度以及其稳定性;此外大部分单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在热循环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线性膨胀系数,因此其结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传统的双相氧离子-电子混合导体是通过在萤石型离子导体中添加一般不低于总体积比30%的贵金属如Ag或电子导体性能好的陶瓷相作为电子导体,从而组成混合导体相。这些传统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往往含有成本高的贵金属Ag等,其价格较高,其高昂的成本成为了工业化的一大阻力,此外贵金属的膨胀系数与陶瓷相的膨胀系数相差较远,导致两相匹配系数低,膜容易分裂、导致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的机械强度低;此外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透氧性能往往比单相透氧膜材料的低。
       针对这些科学问题,近年来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罗惠霞教授课题组利用低成本的、不变价离子(如Al,Ca等)掺杂调控,同时采用简易的一锅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透氧膜材料,这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6 (2018), 84-92(内封面文章);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6 (2019), 2885-2893;Ceram. Int., 45 (2019) 20033-20039;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806 (2019) 500-509;J. Europ. Ceram. Soc. 39 (2019) 4882-4890;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51 (2020) 117361;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633 (2021) 119403等国际期刊上。
       近期,罗惠霞教授课题组利用一种改进的一锅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Al掺杂的双相透氧膜材料体系60wt%Ce0.9La0.1O2-δ-40wt%La0.6Sr0.4Co1-xAlxO3-δ。本项研究制得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表面非常致密,无明显缺陷及通孔。研究表明Al的掺杂能够明显提升体系的结构稳定性、且其能够在Ar/CO2等低氧、功能性气氛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厚度为0.6 mm的Ce0.9La0.1O2-δ - La0.6Sr0.4Co1-xAl0.1O3-δ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在氦气作为吹扫气和1000 ℃的工作条件下,可实现1.02 mL cm-2 min-1的透氧速率(如图1所示),并在CO2的环境下能稳定运行超过50h以上,其优良的稳定性克服了在应用过程中产生杂质的问题,有望用于基于CO2捕获的富氧燃烧工业应用。总而言之,该工作采用地球上丰富而且廉价的金属Al取代了更加昂贵的Co,并且展现出了优秀的透氧性能,同时克服了Cu,Fe掺杂等稳定性差的问题。此研究成果以“Influences of Al substitution on the oxygen permeability through 60wt%Ce0.9La0.1O2-δ-40wt%La0.6Sr0.4Co1-xAlxO3-δ composite membranes“ 为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8级本科生李东乘为第一作者,罗惠霞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发表在分离与纯化领域的专业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74 (2021) 119042 上。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面上基金、中央高校青年重点培育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
        罗惠霞,女,1984年7月生,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9年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入选者。2007年到2009年在华南理工大学王海辉教授(杰青、长江、洪堡学者)组学习,提前一年硕士毕业(获2009 年度“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至2012年在德国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物理与电化学所 Jürgen Caro 教授研究组学习,2012 年7月以“Excellent”成绩博士毕业并获化学博士学位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应 Robert Cava 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院外籍院士)的邀请,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12月,作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急需人才青年杰出人才Ⅰ类引进回国,现任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负责人,主要致力新型超导材料、拓扑材料、拓扑量子催化材料及其他无机固态新化合物的理论设计及实验合成。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基本业务费重点培育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曾获“2018年度国际先进材料协会杰出科学家奖(IAAM Scientist Medal)”、入选“the Asian Scientist 100 list”;在PNAS,Nature Comm, Angew. Chem. Int. Ed.,Chem Mater,Chem Comm,J. Mater. Chem.: A,PRB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多篇,应邀编著英文专著【Advanced Topological Insulators】 1 本,撰写英文章节 4 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1项),受邀担任国际期刊Aspects in Mining & Mineral Science的副主编,Energy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的 编委。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6 06:58 , Processed in 0.08704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