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郑佑轩和左景林团队报道在手性发光材料及圆偏振电致发光器件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186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9 16:40: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手性发光材料能够分别发出不同强度的左、右手圆偏振光(CPL),在圆偏振电致发光器件(CP-OLED)和平面3D显示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不对称g因子(glum ≤ 2)是衡量其CPL性能的关键,而现有的手性发光材料普遍g因子小,限制了相关材料在平面3D显示中的应用。
       化学化工学院郑佑轩左景林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手性发光材料CP-OLED性能的研究,在手性磷光配合物和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的开发上取得系列创新成果。目前手性TADF材料的构建大多采用的是手性微扰的策略,即通过不参与发光过程的手性中心结合相应的电子给-受体(D-A)结构。这种策略虽然容易构筑手性TADF材料,但手性中心对材料圆偏振发光性能的影响十分有限,g值普遍较小。
       最近,郑佑轩和左景林团队与长春应化所周亮研究员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较为普适性的手性TADF材料设计策略。通过将手性中心与电子给体结构结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手性给体(D*)结构,以D*-A-D*为骨架直接构建了手性TADF材料。团队成员通过将手性联萘胺结构设计为一类特殊的手性给体,获得了具有棒状结构(R/S-p-BAMCN)和螺旋结构(R/S-o-BAMCN)的手性TADF材料。一方面,由于材料自身较为刚性的结构,其发射光谱表现出较窄的半峰宽,在溶液中最窄可达38 nm;另一方面,基于CPL性能较好的手性给体和合理的D*-A-D*结构设计,螺旋形的R/S-o-BAMCN表现出优异的CPL性能,|gPL|值可达5.3×10-3,优于大部分报道的手性TADF材料。通过详细的理论计算,解释了材料兼具窄光谱和高性能圆偏振发射的原因,并且提出一种高g值手性发光材料的设计猜想。
        以这两个手性TADF材料为发光中心制备的CP-OLED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可达27.6%和20.5%,其中以R/S-o-BAMCN制备的半透明CP-OLED表现出明显的圆偏振电致发光特性,|gEL|值达到4.6×10-3。该工作以“Chiral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s based on R/S-N2,N2'-Diphenyl-[1,1'-binaphthalene]-2,2'-diamine Donor with Narrow Emission Spectra for Highly Efficient Circularly Polarized Electroluminescence”为题发表在Adv. Funct. Mater. (2021, DOI: 10.1002/adfm.202103875)上,研究结果为手性TADF材料和CP-OLED器件的设计提供了借鉴。晏志平博士(目前在佛山季华实验室工作)和刘亭亭硕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郑佑轩教授、左景林教授和周亮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
       郑佑轩,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稀土学会第六届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Scientific Reports编委。1997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002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导师为张洪杰院士。 2002.9-2004.12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物理系博士后,导师为Karl Leo教授; 2005.4-2005.11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博洛尼亚分会有机合成和光反应研究所博士后,导师为Nicola Armaroli研究员;2006.1-2006.10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物理系访问学者,导师为William Gillin教授;2006.12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和在器件中的应用,尤其是磷光配合物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至今在在Nat. Mater.、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文章100余篇,申请了国际和国内专利60余件并授权10余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
       左景林,男,江西余江人,1968年8月出生。1990毕业于南京大学并获学士学位,专业是无机化学。97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游效曾院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96年和1998年分别赴香港大学化学系(支志明院士课题组)从事合作研究。2000年至2001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W. A. Herrmann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洪堡基金资助)。2001年至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系博士后(R. H. Holm教授课题组)。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分子及自旋体系中的量子调控”首席科学家(2007年);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9 05:00 , Processed in 0.09104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