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马飞、戴正飞等在电催化制氢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132

帖子

2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7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与环境污染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氢能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清洁能源,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电解水阴极析氢(HER)是制备高纯氢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反应进程主要受制于阳极析氧反应(OER)较高的过电势,且电解水制氧更是目前公认最合理的空间站氧气补给技术。因此,开发低过电势、快反应速率的HER和OER催化剂是突破相关技术瓶颈的关键所在。近日,西安交大材料学院表面工程研究室马飞教授和戴正飞研究员团队与国内外科研人员紧密合作,分别从晶内缺陷控制、层间金属脱嵌、外部界面构筑等角度设计开发了多种高效的析氢/析氧催化剂材料。
        科研人员对三苯基铑进行高温热解还原,优化调控Rh2P纳米颗粒内的P空位(Pv),相比于理想Rh2P,Pv-Rh2P结构中氢原子结合距离缩短一倍,中间过渡态的活化势垒由1.39 eV降低至0.786 eV,显著提升了HER反应活性与动力学。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Pv-Rh2P均展现出优异的HER性能,尤其在碱性介质中,10 mA cm-2电流密度下其过电位仅为4.3 mV,塔菲尔斜率为35.2 mV dec−1,是所报道HER催化剂过电位的最低值。研究成果以“Recording the Pt-beyond hydrogen production electrocatalysis by dirhodium phosphide with an overpotential of only 4.3 mV in alkaline electrolyte”为题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IF=19.503)在线发表(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1.120457)。
       研究团队还基于晶格应力与原子替位的协同调控效应设计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OER析氧催化剂——层状钴酸钠基材料。利用层间碱金属离子电化学脱出过程引起晶格膨胀及面内收缩,连续调控材料的晶格应力,优化含氧中间体的吉布斯自由能,进一步通过低价态金属离子替代钴Co离子而提高Co的价态,利用高价态Co4+和Co(4+ɛ)+强的电子接收能力加速析氧反应。所制备材料展现出优于商用RuO2催化剂的析氧反应过电位(236 mV,电流密度10 mA·cm-2)和较小的塔菲尔斜率(48 mV·dec–1),且稳定性良好,对开发低成本、高效能的析氧电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成果以“Lattice strain and atomic replacement of CoO6 octahedra in layered sodium cobalt oxide for boosted water oxidation electrocatalysis”为题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IF=19.503)在线发表(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1.120477)。
        研究团队通过异质界面构筑策略,开发了一种HER/OER双功能全分解水电催化剂。通过对Co-Zn双金属有机框架进行碳化,制备出氮掺杂的多孔碳包裹的Co-Mo2C异质结构电催化剂材料(Co-Mo2C-CNx)。理论计算发现,所构筑的双Mott–Schottky异质界面有利于载流子迁移,促进带电荷激活和转移,提升电催化活性。在碱性介质中,10 mA cm-2时材料的HER和OER过电位分别为92 mV和338 mV,全分解水的驱动电位为1.68 V,经20 h测试后仍表现良好的稳定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电解水催化剂。研究成果以“Nitrogen-doped carbon wrapped Co-Mo2C dual Mott–Schottky nanosheets with large porosity for efficient water electrolysis”为题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IF=19.503)在线发表(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0.119738)。
         针对当前实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迫切需求,研究团队总结了近年来非贵金属基全解水双功能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涵盖了金属和合金,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金属硫系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硼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碳化物和非金属碳材等催化剂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全解水性能。系统讨论了包括形貌工程、多金属工程、缺陷工程、基底工程和复合体系构筑等多种双功能催化剂优化策略,为非贵金属基全解水电催化剂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研究综述以“Material libraries for electrocatalytic overall water splitting”为题在国际知名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IF=22.315)在线发表(https://doi.org/10.1016/j.ccr.2021.214049)。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均为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硕士生信红强、孙兰、张鹏飞分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马飞,197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表面研究室主任,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理事长、中国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真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学会表面工程分会青工委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专题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973课题和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迄今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scale,Acta Materialia,Applied Physics Letters,Carbo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20余篇。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
        戴正飞,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博导,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2018)、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学者。2008年、2013年先后本科、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2014/03-2017/12期间,前往韩国高丽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项目资助等。2017年12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目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表界面特性调控,及其在环境气体传感、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文部省基金、省/部/校/企基金10余项,作为主要作者已在Cell Matter、ACS Nano、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Small、J. Mater. Chem. A、Chem. Eng. 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封面论文6篇,所发表论文SCI被引2700余次,H因子为29,授权专利10项,并受邀为国际SCI期刊《Frontiers in Materials》的副编辑与《Current Nanosciences》《Coatings》编委,研究成果多次被 “NSFC基金委”、“参考消息”、“Materials Views China”、“中国科学报” 等媒体宣传报道。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5 18:18 , Processed in 0.093915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