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侯广进课题组开发高效固体核磁共振脉冲技术用于精准结构测量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2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4 09:08: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所固体核磁共振及催化化学创新特区研究组(05T5组)侯广进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且适用性广泛的固体核磁共振脉冲技术——相位调制转动共振(Phase Modulated Rotary Resonance,PMRR),可用于核间距离的精准测量,团队利用该技术精准测量了三甲氧膦(TMPO)在H-ZSM-5分子筛Brønsted酸位上的吸附结构。
  在现代固体核磁共振谱学中,通过魔角旋转技术能够减小甚至消除核自旋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从而获得高分辨的固体核磁共振谱图。然而,这些被消除的各向异性自旋相互作用往往包含丰富的结构和动力学信息。为了在魔角旋转条件下重新获得这些结构信息,通常需要施加特殊的脉冲序列来激发与选择核自旋相干路径,选择性地获取与结构相关的核自旋相互作用信息(称为重耦技术)。因此,重耦脉冲序列的设计在固体核磁共振结构测量中至关重要。对不同种类原子核(以下简称“异核”)核间距测量而言,虽然目前已存在一系列可用的脉冲序列,但大都在效率、选择性和稳定性上难以做到兼顾,故而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发展高效、稳定及高选择性的脉冲序列用于测量异核核间距,对于在复杂样品和仪器条件下实现精准结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侯广进团队基于对称性序列原理和转动共振方法开发的PMRR脉冲序列,具有高效率、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PMRR脉冲序列能够选择性地测量1/2-自旋核与其他核的核间距,并排除同核偶极耦合的干扰,因此能够用于复杂(如富含1H/19F)样品中。在开窗修饰后,PMRR的射频场强度可在较宽的范围内调节,以适应从慢速(<10kHz)到超快(>60kHz)魔角旋转条件。同时,相比于其他方法,PMRR对硬件条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高的稳定性,对固体核磁探头的射频场不均匀性以及载波频率偏置不敏感。除了测量核间距以外,PMRR还可用于测量键角,以及作为基础脉冲序列,发展信号增强技术等新方法,获得更丰富的结构与动力学信息。
  本工作中,团队将PMRR方法用于测量TMPO吸附在H-ZSM-5分子筛Brønsted酸位上时的1H-31P核间距。TMPO上甲基的1H-1H偶极耦合对Brønsted酸与TMPO之间的1H-31P核间距测量存在干扰,而PMRR能够有效地抑制1H-1H耦合的干扰,准确测得1H-31P核间距。核间距测量结果显示,在文献报道的“超强酸位点”(31P化学位移为88.1ppm)中,Brønsted酸的1H与TMPO的31P核间距为3.01Å,长于TMPO在其他酸位点(31P化学位移为78.1ppm)上吸附时的1H-31P核间距(2.69Å)。水吸附实验进一步说明“超强酸位点”上TMPO的吸附同时受到了Brønsted酸和Lewis酸的作用,使得1H-31P核间距被拉长。
  相关研究成果以“Accurate heteronuclear distance measurements at all magic-angle spinning frequencies in solid-state NMR spectroscopy”为题,于近日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05T5组博士研究生梁力鑫。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我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梁力鑫)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9/D1SC03194E


         文章来源:大连化物所
       侯广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理科基地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之后由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数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师从叶朝辉院士,2004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数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叶朝辉院士和邓风研究员;2007至2011年先后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和美国特拉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被特拉华大学聘为二级副研究员;2012年晋升为磁共振谱学研究员。2016年入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2017年入选国家“青年##计划”。现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固体核磁共振及催化化学研究组组长。侯广进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学的研究工作,通过高分辨固体NMR技术,对多个领域的材料体系实现了在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微观结构表征和动力学特征的探测,解决了若干与研究体系相关的科学问题。在《Proc. Natl. Acad. Sci.》、《J. Am. Chem. Soc.》、《Nature Communications》、《Acc. Chem. Res.》、《Inorg. Chem.》、《Environ. Sci. Technol.》、《Phys. Chem. Chem. Phy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包括以一作或通讯作者的代表性工作发表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1 篇,J. Am. Chem. Soc. 7 篇等 。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9 15:59 , Processed in 0.09287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