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淑芬教授团队在光子结构色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2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6 07:00: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数亿年的进化中,自然界中的诸多生物演化出了独特的光子结构色,它们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特殊功能。相比于传统染料,这种光子晶体结构色具有绿色无污染、不褪色、色彩饱和度高、虹彩现象等特点,得到了人们极大地关注。最近,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淑芬团队牛文斌教授在光子晶体结构色及其在智能感知应用开发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进展。
         头足类生物的皮肤内有反射板以周期性排列在一起形成生物光子纳米结构,这种超微结构与入射光发生物理作用,反射特定光波,在视觉上呈现虹彩结构色,在其隐身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头足类海洋生物能够根据行为、环境在几秒到几分钟之内改变反射板的折射率和板厚(即晶格间距),控制自身颜色的变换。通过模拟这种结构,牛文斌教授等人开发出了一种兼具光学和电学双信号同步输出的多功能仿生变色离子皮肤(CIskin),实现了包括拉伸、压力、温度、红外光在内的四重外部刺激的可视化感知。与目前已报道的仿生电子皮肤相比,该CIskin不仅展现出快速的电学/变色同步响应特性,特别是实现了对外部刺激空间分布的可视化,突破了柔性电子学器件难以直接可视化交互的瓶颈,为新兴柔性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以题为“Cephalopod-Inspired Chromotropic Ionic Skinwith Rapid Visual Sensing Capabilities to Multiple Stimuli”发表在ACS Nano (2021, DOI:10.1021/acsnano.1c00181)上。
        将仿生光子晶体结构色与织物结合,是构建可穿戴织物材料、推动结构色材料实用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团队利用光子晶体带隙和氢键之间的协同作用,首先将三维光子晶体结构固定在氢键型超分子弹性体中,制备了具有优良力致变色特性和机械性能的光子弹性体;而后,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多级微结构的涤纶织物纤维表面化学共轴生长一层透明导电的铝掺杂氧化锌薄膜,得到了导电涤纶织物;最后,将三维光子晶体结构半嵌入到上述织物结构中,成功构造了一种在应变施加时具有快速和持久稳定的光电双响应的新型电子织物,并展示了它们在可视化可穿戴器件中的应用,为基于织物的可视化交互式传感器的实现开辟了新的道路。相关成果以“Interactively mechanochromic electronic textile sensor with rapid and durable electrical/optical response for visualized stretchable electronics” 为题,近日发表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 (2021, DOI:10.1016/j.cej.2021.130870)上。
         光子晶体结构色材料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力破坏,这会导致性能降低、甚至功能丧失。针对上述问题,牛文斌教授等人通过设计合成动态共价键网络Vitrimer并引入光子晶体结构中,利用光子晶体带隙和动态共价网络的协同作用,将三维光子晶体结构固定在Vitrimer网络中,从而构建出力学性能优良的Vitrimer光子弹性体。该光子vitrimer弹性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显色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自愈能力,并可作为一种可视化的人机交互传感器件用于跟踪人体运动。该器件可通过肉眼直接可见的颜色变化,实时感知外界的应变和应力,实现了使用者与设备的直接智能交互。相关成果以“Photonic Vitrimer Elastomer with Self-Healing, High Toughness, Mechanochromism, and Excellent Durability based on Dynamic Covalent Bond”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1, DOI:10.1002/adfm.202009017)上。
        柔性光子晶体纤维在通信、生物医学、智能穿戴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制备具有适应性、多功能、高性能的柔性光子纤维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牛文斌教授等人通过在透明的聚酯纤维表面共轴生长Al2O3/ZnO一维光子晶体壳层,构建了新型的兼具光学和电学功能的形状记忆光子晶体光纤(SMPF)。该光子晶体光纤有可调谐的结构颜色、各向异性的光学反射特性和优异的机械稳定性,特别是,表现出了独特的形状记忆能力。这在以前的光子晶体光纤中很难实现。得益于光子带隙和形状记忆能力,这些SMPF能够应用于光波导,引导光束沿着特定通道进入生物组织深层,用于深部组织成像和光疗等。此外,氧化锌材料的光电、热释电效应,使其可以用作形状记忆温度传感器件,用于实时动态监测口呼吸、鼻呼吸和红外光。该工作为构建柔性多功能光子纤维提供了一个通用平台,并在生物组织深部的光动力治疗、可穿戴电子器件和智能机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以Flexible Multifunctional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with Shape Memory Capability for Optical Waveguides and Electrical Sensors为题,近日发表在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1, https://doi.org/10.1021/acs.iecr.1c01153)上。
        碳纤维是一种导电导热、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的战略性新材料,然而其片状石墨微晶结构导致表面化学惰性和高结晶度,传统有机分子染料根本无法对其着色,只能呈现黑色。牛文斌教授等先通过等离子表面活化,进而原子层沉积共轴化学生长一层均匀氧化锌,利用薄膜干涉原理,产生结构色,赋予了碳纤维亮丽颜色;通过调节薄膜厚度,获得了一系列连续可控的彩色碳纤维。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氧化锌固有的热释电、压电等特性,将其与柔性导电薄膜ITO/PET结合,设计构建了一种新型彩色碳纤维的单根纤维微传感器件。该微传感器可以对外界UV、温度和红外光进行检测,并具有高柔性、彩色、多功能、小型化的特点,可进一步与其他器件或电路集成,极大的拓展了上述彩色碳纤维材料的应用范围。相关成果以Highly Flexible, Multicolored, and Multifunctional Single-Fiber-Based Microsensors for UV, Temperature, and Infrared Detection为题,近日发表在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1, DOI:10.1021/acs.iecr.1c02166)上。
        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分别为博士生王云朋、赵凯,以及硕士生操先飞、程洁,通讯作者为团队牛文斌教授。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78048)、大连市创新研究计划(2019RQ142,2019RD06)项目的支持。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张淑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精细化工方面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学术方向为:染料化学与光化学、生物质资源开发的基础研究、精细化工合成新技术、光子晶体光物理生色材料。研究工作得到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以及多项省部级资助,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牛文斌,男,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子晶体及仿生结构生色材料与器件;上转换发光功能材料;低维材料表面与界面性能;基于原子层沉积(ALD)器件构筑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9 08:00 , Processed in 0.09061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