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李永生、牛德超等在单原子纳米治疗学领域新进展

[复制链接]

128

主题

177

帖子

2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3 07:30: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Interfacial-confined coordination to single-atom nanotherapeutics”为题,在线报道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永生教授、牛德超教授研究团队和化工学院段学志教授研究团队在“界面限域配位构建单原子纳米治疗剂”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较于大量关于碳基单原子体系在工业催化领域的研究,面向生物应用的单原子材料的构建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发展高效的生物用单原子体系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基于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简便通用的“界面限域配位”策略,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双介孔二氧化硅孔道内构建金属单原子纳米治疗剂用于肿瘤的高效安全治疗。利用多孔氧化硅纳米反应器中的孔道限域效应,通过原位高温碳化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和含氮小分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油胺)形成氮掺杂的碳点、再借助碳点与氧化铁纳米颗粒界面处的Fe-N-C配位作用及后续的酸刻蚀技术,实现硅基Fe 单原子纳米治疗剂的可控精准构筑。基于受限介孔孔道中独特的Fe-N-C单原子结构,该硅基 Fe 单原子纳米治疗剂在外源性近红外光辐照下具有高效的光热转换能力,其光热转换效率可达58.1%,是传统碳基光热试剂(不含单原子结构)的3倍之多。DFT计算进一步揭示了孔道限域环境下单原子结构增强碳基材料光热性能的内在机制,主要源于孔道内单原子锚定的缺陷碳结构中电子密度增加、带隙减小。此外,孔道中的Fe单原子结构还具有pH/GSH双触发的肿瘤微环境响应催化治疗能力,即可将内源性双氧水转化为羟基自由基来杀伤肿瘤细胞,并在细胞和活体层面分别论证了该硅基 Fe 单原子纳米治疗剂在高效肿瘤光热/催化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该工作将为设计和精准构建具有可调变金属成分的多功能单原子纳米治疗剂以实现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指导。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秦利梅和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甘杰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永生教授、牛德超教授和化工学院段学志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院士的悉心指导,上海光源姜政研究员和我校诺奖中心的戴升教授在同步辐射和球差电镜表征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和面上项目、上海市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东方学者等项目资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7640-7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李永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于调控介观界面反应行为可控制备硅基杂化材料的研究工作。迄今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Nano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157篇,其中9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ESI热点论文,9篇被选为封面论文。全部论文SCI他引6600余次、近5年SCI他引5400余次,h指数43。部分研究结果获2014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等奖(排名第二)。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等人才项目,并获2014年上海市育才奖。现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凝胶分会理事及无机材料学报编委等。
       牛德超,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1月生,2012年3月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10年9月入选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主要包括基于嵌段共聚物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以及新型多级孔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迄今为止,已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9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Chem. Commun., J. Mater. Chem., 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12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论文四篇,SCI引用次数达700 余次.
       段学志,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导,青年科技启明星。面向能源、资源与环境需求,以催化反应动力学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实验研究与理论计算,重点开展催化剂理性设计、反应工艺和反应器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市科委/教委、中石化等项目16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包括化工三大期刊1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07:25 , Processed in 0.08783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