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王治宇教授团队在新型正极材料分子设计方面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42

帖子

2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8:00: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展高性能电池技术是我国推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变革、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必由之路。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因使用低容量三元氧化物正极,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均不尽如人意。近年兴起的高能量金属锂电池也因在易燃有机电解液中使用活性极高的金属锂负极,面临严重安全风险。针对以上问题,王治宇、邱介山教授团队在前期工作中,发展了一类不含金属锂、氧等高活性物种、理论容量高达1166 mAh g-1的新型硫化锂正极,基于其建立了本质安全的高能量电池化学新体系,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耐候性的新型“三高”电池创制(Nature Commun., 2014, 5, 5002、Adv. Energy Mater., 2017, 1700018、Adv. Funct. Mater., 2019, 29, 1905986、Energy Environ. Sci., 2021, 14, 2278; Science Advances, 2022, eabl8390),突破了现有电池技术之安全性与能量密度“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共性技术瓶颈。
        在此基础上,王治宇邱介山教授团队近日在材料与能源科学领域旗舰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题为“A High-Energy and Safe Lithium Battery Enabled by Solid State Redox Chemistry in a Fireproof Gel Electrolyte”的研究论文。利用硫化聚合物分子链作为化学模板精细调控硫化锂分子聚集态,将硫化锂正极的结构设计自纳米尺度下延至分子尺度,发展了一类新型分子硫化锂正极材料。此类分子硫化锂正极遵循与常规硫化锂正极截然不同的“固-固”反应机制,杜绝了可溶性多硫化物中间物种的产生与溶解流失,稳定循环2000次后容量保持率>90%,且高度兼容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碳酸酯类电解液与用于锂硫电池的醚类电解液,极大拓宽了基于硫化锂正极的高能量、本质安全电池化学的调控空间。
图1. 分子硫化锂正极“固-固”转化机制的原位表征与理论计算分析
         在此基础上,以MXene作为导热剂与阻燃剂,开发了一类耐高温、耐火阻燃的醚-碳酸酯混合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在弥补传统聚合物电解质易熔易燃之短板的同时,提升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与化学兼容性。基于此类高安全性聚合物凝胶电解质与分子硫化锂正极,创制了循环寿命长达500次,在过热、短路、机械损伤、水浸、火烧等严苛条件下具有高可靠性的新型高能量锂二次电池。本工作融合电极材料精细分子设计与电解质结构设计,实现电池性能与安全性全面内在优化的技术策略,为“三高”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2. 耐高温、耐火阻燃的醚-碳酸酯混合聚合物凝胶电解质
图3. 基于硫化锂正极、硅负极与耐火阻燃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准固态电池安全性评价
         论文第一作者为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博士生孟祥玉。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辽宁省科技厅、大连市科技局、大连理工大学的共同资助支持。
         文献详情:A High-Energy and Safe Lithium Battery Enabled by Solid State Redox Chemistry in a Fireproof Gel Electrolyte. Adv. Mater. 2022, 2201981.
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201981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邱介山, 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主要从事材料化工、能源化工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完成或正在实施各类课题6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研究工作获德国拜尔公司、瑞士加铝公司、日本三菱公司、香港中华煤气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资助。
        王治宇,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辽宁省微纳米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德国洪堡学者、大连理工大学“星海杰青”。主要从事纳米新能源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锂二次电池、电化学催化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SCI他引59900余次,出版专著1部,H-index: 37。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青年##计划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课题项目。任英国Nature出版集团刊物Scientific Reports编委、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青年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质油碳质化高附加值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等学术兼职。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12:35 , Processed in 0.10069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