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高传博教授课题组在电解水制氢关键催化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147

帖子

2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00: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寻求高效的清洁能源生产变得尤为重要。电解水制氢是绿氢制备领域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工业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目前,电解水制氢仍存在较高的电耗成本,是该技术转向大规模工业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难题。究其原因,电解水的阳极析氧反应(OER)是一个涉及四电子转移的迟滞的化学反应过程,通常需要施加较高的过电势以驱动反应的进行,从而造成严重的电能损耗。因此,发展高效的析氧反应催化剂是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被认为是碱性条件下析氧反应最优的催化剂体系。在析氧反应中,过渡金属演化为高价物种,是OER的活性位点。然而,目前缺乏对于过渡金属高价物种形成过程的有效调控,这也成为该催化剂技术的瓶颈问题。
NiFeB氢氧化物电解水OER催化剂的合成、催化性能和机理示意图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高传博教授课题组发展了基于硼元素(B)掺杂的镍(Ni)价态演化调控策略,利用硼元素固有的缺电子性,促进了镍中心失电子的价态演化过程,使高价活性物种能在低电势下形成,显著提升了镍铁氢氧化物催化剂的OER性能。拉曼光谱、X射线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证实了硼元素在镍的价态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实了硼与镍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基于该原理,该团队合成的NiFeB氢氧化物纳米片在252 mV过电势下即可达到100 mA cm−2的OER电流密度,显著优于迄今报道的大多数镍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这项研究为高效OER催化剂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电解水制氢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技术积累。
         上述研究成果以《促进单层镍铁硼氢氧化物纳米片中镍的价态演化实现高效析氧性能》(Promoting nickel oxidation state transitionsin single-layer NiFeB hydroxide nanosheets 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西安交通大学为该工作的第一完成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博士生白雨珂和苏州大学硕士生吴宇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846-0
        课题组主页:http://gaochuanbo.gr.xjtu.edu.cn
        文章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2009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博士学位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结构化学博士学位(联合培养);导师为车顺爱教授和Osamu Terasaki教授。201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殷亚东教授。2012年9月回国独立开展工作,任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 A类,  2016)和“仲英青年学者”(2016)。在JACS、Angewandte Chemie、Chem、Nano Letters、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4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0篇(含影响因子>10的期刊论文15篇,ESI高被引论文      2篇,ESI热点论文1篇),SCI引用1742次,h指数为26。 研究成果被国际光电工程学会(SPIE)、Materials Views China、《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学术组织和媒体报道。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30 00:42 , Processed in 0.08498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