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乔燕课题组在构建仿生膜化人工细胞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2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08:43: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因其类细胞质的内部环境、选择性富集分子的性质和动态的组装能力,被广泛地作为人工细胞(器)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无膜细胞器也是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其形成与解体与细胞中的多种信号传导、代谢过程相关。而这些凝聚液滴由于易于融合而导致结构稳定性较低,限制其结构高级次化和功能复杂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乔燕课题组开展了人工细胞的构筑、应用及其类细胞行为的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Nat. Commun. 2021, 6113; Sci. Adv. 2021, eabf9000; Adv. Sci. 2021, 2101187)。 最近,该研究团队模拟植物细胞壁,对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包裹了类似细胞的刚性质膜,从而限制其融合,增加了结构稳定性,实现了凝聚液滴组织的高级次结构和复杂可调控的功能。
图  模拟植物细胞壁对凝聚液滴人工细胞进行仿生膜化
  该研究团队通过多糖高分子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组装形成的凝聚液滴进行了表面膜化,限制了液滴融合,实现了对凝聚液滴尺寸的控制;调节了液滴间物质交换,构建了可以通讯的多元人工细胞群落;多糖膜的半透性增强了凝聚液滴对客体物质选择性摄取,实现了凝聚液滴表面功能化。在此基础上,由于多糖膜的生物可降解性,赋予了凝聚液滴膜门控能力,通过酶触发膜透过性的变化,引起大肠杆菌被凝聚液滴人工细胞捕获和杀灭。此外,多糖膜化的凝聚液滴通过离心可进一步组装成类组织结构,并实现了不同人工细胞区室间的酶级联催化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上(J. Am. Chem. Soc., 2023, 145 (23), 12576-12585)。 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姬杨丽敏,通讯作者为乔燕研究员。


        文章来源:化学所
       乔燕,理学博士,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得"2011年礼来亚洲优秀博士论文奖一等奖","第九届东方胶化杯全国胶体与界面奖学金一等奖","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目前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Nat. Chem., Sci. Adv.,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CS Nano, Nano Lett.等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9 09:40 , Processed in 0.08915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