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王峰等揭示水—油微界面存在接触电致氧化还原反应

[复制链接]

203

主题

253

帖子

4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08:47: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王峰研究员、贾秀全副研究员团队与斯坦福大学Richard Zare院士团队、我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102组群)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含油微水滴的水—油界面存在接触电致氧化还原反应。
  液体燃料的高温燃烧会导致较高的氮氧化物和碳烟等污染物排放,理解微液滴燃烧的机理对克服这些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作中,基于微米尺寸的微水滴存在界面强电场,以及水—油界面存在自发电荷转移的特性,研究团队在无氧条件下构建油水乳液体系,利用乳液中稳定存在的微水滴实现低温裂解长链烷烃,制备氢气和C1-C2能源小分子,揭示了乳液中微液滴的水—油界面存在接触电致氧化还原反应。此外,研究人员利用气相、质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等表征手段,观测到氢气的生成主要来自微水滴而非油分子,为微水滴中自由电子的产生和去向提供了新认识。文章提出,通过构建微水滴界面强电场,发展低温裂解燃油技术,有望助力液体燃料的清洁化利用。
  相关研究成果以“Hydrocarbon degradation by contact with anoxic water microdroplet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该工作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DNL0603组博士研究生陈徐锞、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夏宇和我所102组博士研究生张振元。相关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陈徐锞)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7445
        文章来源:大连化物所
       王峰,男,1977年7月生,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7月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生)。2005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留组担任助理研究员。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日本北海道大学催化科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2009年12月以所“百人计划”引进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创新课题组组长,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研究团队从事纳米新材料的制备,有机多相催化反应,C-H和C-O的选择活化,生物质催化转化等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专利20项。世界催化大会青年科学家奖(慕尼黑,2012),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第一届“中国催化新秀奖”(沈阳,2012),大连化物所“林励吾优秀青年奖”(2012)和大连化物所科技创新个人奖(2013)。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JACS|主题: 517, 订阅: 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06:57 , Processed in 0.08858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