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林国强课题组在不对称远程炔丙基取代反应上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94

主题

114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η3-取代反应已成为构建手性不饱和片段的重要途径。何智涛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过渡金属参与实现的非经典η3-取代反应的研究,并探索了一系列催化转化策略(JACS, 2021, 143, 7285;Nat. Commun. 2021, 12, 5626; Nat. Synth. 2023, 2, 37; ACIE, 2023, 62, e202215568; JACS, 2023, 145, 3915; ACIE, 2023, 62, e202301556; ACIE, 2023, 62, e202307628; Nat. Commun. 2023, 14, 6303.)。
  近日,该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了题为 “Asymmetric Substitution by Alkynyl Copper Driven Dearomatization and Rearomatization” 的研究论文(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14517),以带有γ位离去基的芳炔为底物,建立了一种新颖的去芳构化促进的不对称远程炔丙基取代模式(图1)。新修饰的手性PyBox配体为该远程取代策略的高产率及高对映选择性进行提供了保障。不同类型的胺、烷基亲核试剂和芳基亲核试剂均可以高效参与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地构建出各种具有挑战性的二芳甲基和三芳甲基骨架。此外还发现了一种远程取代/环化/1,5-氢迁移的串联过程,得到具有C-N轴手性化合物,虽然反应活性有所限制,但为该类轴手性化合物的构建提供了潜在的思路。
图1 铜催化不对成远程炔丙基取代的反应设计
  上述工作主要由研究生孙玉泽和任紫阳共同完成。该研究得到了林国强课题组的大力支持。感谢基金委、中科院、上海市科委和上海有机所的经费资助。
       文章来源:上海有机所
       林国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968年研究生毕业,师从周维善教授,同年留所工作至今。1981至1982年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86至1987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史克药业研究开发部作访问科学家。1991年晋升研究员。1990-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2年至今任国际刊物Tetrahedron《四面体》和Tetrahedron Letters《四面体通讯》的理事及地区执行编辑;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有机与生物化学部委员、资深委员(1997–2006);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理事会理事(1998年至今);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2007-2010);任《有机化学》副主编(1994-2006),编委(1994-)、《中国化学》编委(1995-),副主编(2000-2006)、《化学学报》副主编(1994-2006);《中国科学:化学》副主编(2008-)。2005年复旦大学双聘院士;2006-2014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9 00:33 , Processed in 0.08697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