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千玉副研究员在锂硫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82

主题

85

帖子

10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09:05: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锂硫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被视为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代表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硫和锂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硫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且比容量高,锂硫电池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有望解决目前锂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问题。然而,锂硫电池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其中界面不稳定问题尤为突出。在锂硫电池中,存在着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隔膜与电解质的界面、电极内部各组分之间的界面等多重界面。而且,由于正极充放电产物(硫/硫化锂)的电子导电率低、密度差异大以及充放电中间产物在液态电解质中的高溶解性等问题,导致锂硫电池的界面问题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更严峻。这些界面在结构、成分、状态、反应动力学、晶体学、热力学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多界面导致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快、寿命短、充电/放电效率低。
图1(a)锂硫电池相关研究的发展过程,(b)锂硫电池中界面和界面挑战的示意图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千玉副研究员在国际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Interfaces Engineering Toward Stabl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学术论文。文章针对锂硫电池中涉及的多界面问题(图1)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了各种界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在常规情况和高硫载量、低电解质、低锂含量情况下锂硫电池中的界面特点和稳定界面方法;讨论了先进表征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手段在锂硫电池界面特征识别、电化学反应机理分析方面的促进作用。文章最后对锂硫电池相关界面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目前对锂硫电化学和界面的基本认识清晰,并通过界面优化取得了巨大的性能提升。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电池工作中的电极材料、界面和电极结构的演变过程,还需开发先进的原位分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界面稳定性进行更有效地调控。
        该论文以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郭熠、华西医院主任医师牛倩及华中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员裴非为共同第一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千玉、华中科技大学袁利霞及黄云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2278276)以及宁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21C创新实验室基金(编号:21C10OP-202315)的资助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3EE04183B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
      张千玉,山东菏泽人,九三学社社员,理学博士,四川大学副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复旦大学;2013年~201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师从Shirley Meng教授;2015年~2017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任助理研究员;2018年~2019年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2019年~2020年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高级研究学者;2021年至今任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相关研究,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dv. Sci.、Mater. Today、Energy Stor. Mater.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企业横向研究课题1项;长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承担《材料工程基础》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并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Prof. Cheng-Hua Sun合作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国际课程《Computational Materials》。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6 18:54 , Processed in 0.08782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