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金属材料 钢铁 查看内容

鞍钢含钒钢筋应用于中老铁路大桥关键部位

2019-5-6 10:56| 发布者: zhanhui| 查看: 297| 评论: 0

摘要: 日前,攀钢含钒抗震钢筋成功应用于中国和老挝国际通道玉磨铁路(玉溪-磨憨)元江特大桥关键部位,产品质量获得用户高度赞誉。元江特大桥是中老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是红河上第一座铁路双线特大桥。该桥全长832.2米,飞跨红河V形高山峡谷,坡度高达70度,桥面到江面高差237米。元江特大桥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分别为桥墩高达154米和 ...

日前,攀钢含钒抗震钢筋成功应用于中国和老挝国际通道玉磨铁路(玉溪-磨憨)元江特大桥关键部位,产品质量获得用户高度赞誉。

元江特大桥是中老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是红河上第一座铁路双线特大桥。该桥全长832.2米,飞跨红河V形高山峡谷,坡度高达70度,桥面到江面高差237米。元江特大桥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分别为桥墩高达154米和上承式连续钢桁梁主跨249米。该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和中缅铁路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满足中老铁路建筑寿命和施工方对钢筋的严苛质量要求,攀钢采用特有的钒微合金化工艺,充分发挥钒元素在钢筋中的作用,制定了严格的控制工艺,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攀钢凭借一流装备、一流技术和特色钒资源优势,其制造的优质抗震钢筋不断挑战建筑极限。目前,攀钢已向中老铁路、成昆铁路复线、白鹤滩水电站、天府机场等重点基建工程供应特色含钒抗震钢筋数十万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钢筋年产量维持在1亿吨左右,但是强度在400兆帕以上的高强度钢筋仅占钢筋总产量的约三分之一,而强度在500兆帕以上的钢筋年产量不足100万吨。如果采用400兆帕级钢筋代替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335兆帕级钢筋,以及进一步采用500兆帕级钢筋代替400兆帕级钢筋,可以减少建筑用钢材的用量,降低工程总造价。由此可见,使用高强度钢筋,可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使用高强度钢筋,对于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更具有积极作用。徐匡迪指出,在我国的建筑中广泛使用高强抗震钢筋,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钢铁行业和建筑行业共同承担责任,通力协作,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共同为我国的节能减排、防震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贡献。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335兆帕级别低强度钢筋,如采用热轧400兆帕级高强钢筋代替335兆帕级钢筋,可节省钢筋10%至20%。不仅如此,对于中国这样的地震多发国家来说,大规模推广高延性、高韧性、高屈强比和高强度的抗震钢筋,就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吸收地震能量,减少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的倒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近年来,为早日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的目标,攀钢以开发和利用钒资源为己任,不断加大对钒产业的投入力度,独创了铁水雾化提钒工艺技术,实现了攀钢钒产业从无到有的飞跃。随后,又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转炉提钒工艺技术;自主研发的铝热法冶炼高钒铁技术及用三氧化二钒和五氧化二钒混合冶炼高钒铁和中钒铁技术,成为国内唯一的高钒铁生产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出世界领先的钒氮合金产业化技术,打破了美国对全球市场的垄断,运用该技术生产的钒氮合金产品被首钢、鞍钢、宝钢等10多个大型钢铁企业成功应用到"鸟巢"、"水立方"等众多知名工程上。攀钢领军的钒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数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十二五"期间,攀钢将继续勇担发展中国钒产业的重任,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攀钢正加快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按照精品战略思路,抓好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钒渣、钒氮合金、三氧化二钒、高钒铁、钒金属和钒合金等扩能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钒深加工新建项目,大力发展钒深加工产品,做到钒产业规模、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钢铁
“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
6月5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联合体在中国科技会堂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
超纯316L不锈钢自主化制备关键技术获得重要突破
电子器件加工设备关键部件用316L不锈钢,其化学成分、应用等级、夹杂物等的要求极高,
北京科技大学获批建设钢铁工业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名单,依托我校建设的“钢
马秀良、张波等:钝化膜稳定性及不锈钢耐蚀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马秀良、张波和博士生魏欣欣等人利用在过钝化电位下的
王晓东教授团队在双相不锈钢的性能提升及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晓东教授团队在国际金属材料领域顶刊《Acta 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6 05:58 , Processed in 0.32138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